武警总医院眼科陶海钟白丽何昭燕
据估计,全球近视眼患者至少有10亿多,对近视眼的研究已数百年。近年来对近视眼治疗争议大的要数角膜激光手术。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由于担心患者的长期安全,医疗监督部门正在阻止医疗服务系统进行眼部激光手术”。而美国的《眼科学》杂志也指出“此类眼部手术的失败率是1/10,而不是大多数广告上所说的1/1000。”“手术还可能引起并发症,致使病人必须做移植手术”。
这些消息在我国也引起一片哗然,引发了关于“眼科激光手术安全性”的火热讨论。一些做过激光手术出现并发症者出来现身说法,一些媒体也报道,“15年前风行的近视眼手术因技术水平有限而留下后遗症,现纷纷返工”。一些医疗工作者出来反驳英国研究部门的说法,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安全性。那么,近视眼激光手术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和安全性如何?远期效果怎样?到底还该不该做这种手术?欢迎大家探讨。
准分子激光手术有多种方式
人们一般说的“准分子激光手术”,其全称应该是“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主要包括三种术式:
(1)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简称PRK),是早用于临床的方法。目前认为PRK治疗中低度近视、远视及散光安全有效,但因其术后疼痛、屈光回退等并发症,现较少使用。
(2)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这是目前主流术式。它在角膜瓣下的基质层切削,保持了角膜上皮及前弹力层的完整,可避免PRK的大多数并发症。特点是拓宽了近视度数的矫治范围,术中术后无疼痛,视力恢复快,角膜不遗留斑翳。手术时,先用一种微型刀在角膜上切出一个带蒂的薄层角膜瓣,掀开此瓣,在瓣下行激光切削,然后将瓣复于原位。此可用于低、中、高度近视。LASIK也有角膜瓣带来的缺陷,即角膜瓣皱褶、移位、角膜瓣下上皮植入、散光以及过度切削,造成角膜扩张、圆锥角膜等。对于角膜相对近视度数高而比较薄的患者,使用LASIK也受到限制,但对于角膜瓣足够厚的高度近视患者,还是LASIK好。
(3)准分子激光上皮下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K),是PRK手术的改良术式。用激光或低浓度酒精浸泡角膜手术区,做成一个角膜上皮瓣,激光切削上皮瓣下组织,当角膜上皮瓣复位后,依然要在其表面盖上一片隐形眼镜。LASEK手术后疼痛较PRK明显减轻,加上瓣薄,可以用于角膜厚度相对较薄、瞳孔较大的患者。
LASEK无LASIK做角膜瓣的并发症,缩短了PRK手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减轻了疼痛反应及角膜混浊(haze)的程度,但手术中角膜上皮瓣破损和水肿与PRK同,而且手术后视力恢复及屈光稳定速度比LASIK慢。因此主要适用于角膜较薄、职业特点容易发生眼外伤导致角膜瓣移位或其他不宜进行LASIK的患者。
另外前不久,希腊医师Ioannis又率先提出Epi-LASIK的术式。认为Epi-LASIK能综合LASEK和LASIK手术的优点,较好地避免两者的不足,它利用旋转上皮刀在角膜上皮层“做活性上皮瓣”,厚度仅50多μm,而非像LASEK手术那样用酒精浸泡,在大限度地“节约”角膜厚度的术后刺激症状也很小,发生角膜混浊(Haze)的机会比较PRK少,近视回退发生率低。
并非所有近视眼患者都适合做
一般只有符合以下条件才可以考虑做眼准分子激光手术:年满18岁以上,有健康心理状态,有摘掉眼镜的愿望;眼部没有活动性眼病;近两年近视度数比较稳定,每年加深不超过50度;如果配戴隐形眼镜,软性镜应摘去2周,硬性镜应摘去4周以上(可以换戴框架眼镜,才能做手术前检查);经过医生检查,眼部各项指标符合手术要求;假如是第二次手术,LASIK要间隔3~6个月,PRK要间隔1年;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后有远、近视和散光的,也要间隔1年以上;全身无手术限制的疾病。
有下列情况的人不适宜做准分子激光手术:患有眼的急性、活动性炎症,干眼症,眼睑闭合不全,青光眼,白内障,色素膜炎,视网膜脱离,缺血性眼病,单纯疱疹等病毒性眼病,及下列全身病如:糖尿病,胶原性疾病(红斑狼疮等),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精神病服药者,艾滋病,有某些疾病影响伤口愈合者或虽符合手术条件但对手术有顾虑或期望值过高的人,以及关于眼部手术后的注意事项与激光手术的理解
部分患者在完成眼部手术后,其效果未达预期或出现并发症,这往往与未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及复查有关。对于LASIK手术,术后1至2小时内,眼睛常有酸涩、流泪及异物感,通常在两三个小时内症状会自然消退。如眼痛感觉明显,需区分是眼部皮肤痛还是眼球痛,若为后者,应立即寻求眼科医师的帮助,排除感染及角膜瓣移位的可能。
在手术当日,如有眼部症状,建议闭目休息,避免随意摘掉透明眼罩,并禁止用力挤眼和揉眼。次日需至医院,由医生摘除眼罩并检查视力、角膜及屈光状态。在手术后的3天、7天、1月、3月、半年及1年等时间节点,均需进行复查。医生可根据复查结果及时调整用药,这也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
术后一周内,患者应避免前往烟尘较大的场所,减少辛辣刺激食品的摄入,眼部不宜化妆,以防水和细小颗粒进入眼中。大多数人在术后第二天视力即可恢复正常,但视力波动为正常现象,通常在两周后趋于稳定。恢复期一般为3至6个月。为预防感染,术后可口服三天。同时需使用眼液、眼液及其他辅助眼液,但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关于近距离用眼,建议在一个月内适度减少,以利于眼睛的恢复。因屈光状态改变而导致的视近困难及易疲劳,可通过多间隔、多眨眼、多休息进行缓解。还需注意一个月内不宜游泳、跳水及进行激烈对抗性运动,以免撞击眼部导致意外伤害。如有眩光症状,应在症状消失后再夜间驾车。
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看,准分子激光手术的价格因医院及术式不同而异。如LAISK手术,价格区间在6000至8000元,但有的医院价格较低,需警惕其使用的设备及材料是否为淘汰品,以判断其技术是否可靠。
在认识激光治疗近视眼时,公众存在两种极端观念。一是神化手术效果,认为激光手术能完全解决近视问题;二是完全否定其效果,认为手术治标不治本。这两种观点都不全面。事实上,激光手术对于低中度近视而言是安全、有效、稳定的;但对于高度近视患者,手术仅能提供光学矫正,不能解决眼底既有病变。手术方式及设备的不断进步、医生处理能力的提高都使得手术更加安全、有效。但长期效果及安全性仍在进一步研究中,因此选择手术时应慎重考虑,权衡利弊。
在众多医疗机构中,如北京同仁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及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等,在诊治近视眼方面享有较高声誉。这些医院拥有先进的诊疗设备和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
理性看待激光治疗近视眼手术,了解其利弊,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手术是关键。术后严格遵循医嘱,科学护理眼睛,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和眼睛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