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全球近视眼患者数量超过十亿。近年来,关于近视眼治疗的研究一直是热门话题,尤其是角膜激光手术。这一手术的安全性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英国媒体报道称,医疗监督部门因担心患者的长期安全而阻止医疗服务系统进行眼部激光手术。美国的眼科杂志也指出此类眼部手术存在较高的失败率以及可能引发并发症等问题。
这些消息在我国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关于眼科激光手术的安全性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一些人因为手术出现并发症而站出来分享他们的经历,一些媒体也报道了旧式近视眼手术因为技术水平有限而出现后遗症的情况。一些医疗工作者则出来反驳相关研究部门的说法,解释手术的安全性。那么,近视眼激光手术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和安全性如何?远期效果如何?是否应该选择这种手术?这些问题引发了公众的广泛探讨。
关于准分子激光手术的方式,人们通常所说的“准分子激光手术”,其全称应为“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主要包括三种术式: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PR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K)。每种术式都有其特点,如PRK适用于中低度近视、远视及散光的治疗,但存在术后疼痛和屈光回退等并发癔;LASIK是目前主流的手术方式,具有拓宽近视度数的矫治范围、术中术后无疼痛、视力恢复快等特点;LASEK则是PRK的改良术式,主要用于角膜厚度相对较薄、瞳孔较大的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近视眼患者都适合进行准分子激光手术。手术的安全性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从安全、简便、经济、实用等因素考虑,眼科学界认为对于多数人来说,目前矫正近视的方法仍然是配戴框架眼镜。如果患者选择准分子激光手术,那么关心的问题就是手术的安全性。
准分子激光手术因术式不同及医院差异,价格各异。以LAISK手术为例,多数医院报价在6000至8000元之间,但也有一些医院的价格远低于此。需警惕的是,超低价格背后可能是采用已被国外淘汰的设备或材料,技术落后甚至存在质量问题,手术效果难以保证。选择信誉良好、技术过硬的大医院至关重要。
走出误区,理性评价激光近视手术。近年来,我国激光治疗近视领域取得飞速发展,但公众认知存在两个极端。一种是对手术效果过度神话,特别是在高度数矫正方面,如超过1200度的矫正,手术性、安全性和术后稳定性尚存明显不足。另一种是完全否定近视激光手术的观点,忽视了其在中低度近视领域的可靠效果。
针对过去存在的手术“返工”现象,主要原因在于过去使用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安全性较差,且并非所有近视眼患者都适合该手术。特别是高度近视患者,需区分单纯性和病理性近视。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后者则需先加固巩膜再进行手术。对于超过1500度的近视,应采用人工晶体植入术。近年来,激光手术方式及设备有了显著改进,医生的处理能力也明显提高,因此手术“返工”情况越来越少。
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3年,当时Stephen医师将其试用于屈光手术。与早期的钻石刀角膜切开手术相比,准分子激光手术具有诸多优势,如损伤小、度高、并发症少等。通过切削角膜组织来矫正近视、远视及散光。现在的准分子激光手术更注重完美,设备和技术不断升级,如美国威视S4+飞秒激光制瓣+波前像差引导等技术已被眼科界广泛认可。
关于手术费用,因地区、医院等级及手术方式不同而有所差异。目前手术主要针对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符合手术要求且术前检查正常者方可进行。对于18周岁以内的未成年人,由于眼睛调节性强,近视可通过药物治疗改善。
近视手术虽已发展二十年,技术成熟,但仍存在风险,需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