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北京、天津、青岛、上海和广东等地的眼科医院的介绍:
一、北京——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集团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集团是国内率先开展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正近视、远视和散光的专业团队,每年完成手术数量居全国之首,服务的患者包括国内知名人士和来自近25个和地区的患者。
二、天津——天津市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
天津市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紧跟动态,应用的技术和术式进行检查和治疗。中心配备了先进的两套准分子激光系统和多种智能化微型手术刀,能够根据患者的眼部情况开展多种术式,满足不同患者的视觉需求。
三、青岛——青岛眼科医院角膜屈光组
青岛眼科医院角膜屈光组年均手术逾4000台,成功帮助近6万例患者摘镜,手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技术同步。其中,陈敏医师在角膜屈光手术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复杂病例的手术或矫正方面有着更多的经验积累。
四、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视光学科
该科室在国内首先开设高度近视ICL门诊,眼内镜V4c手术量国内公立医院。在规范验配角膜塑形镜、圆锥角膜RGP及青少年近视防控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五、广东——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激光近视眼治疗中心
该中心在上提出LASIK手术角膜安全极限参数并获得认证。该中心还是卫生部准分子激光手术操作标准的起草单位之一,长期以是我国准分子激光手术的疑难病例会诊中心。
近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联合北京同仁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等国内眼科的医院,共同发起成立“儿童青少年预防近视志愿服务总队”,旨在关注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健康,推动全国的近视防治工作。
关于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关于准分子激光手术的报道,各国眼科医生和医疗机构纷纷发表意见。据了解,报道所指的失败率是指眼部手术的失败率而非仅指准分子激光手术。事实上,我国准分子激光手术的总已经达到95%以上。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作为国内率先开展此手术的单位,已经积累了数万例手术经验。对于眼睛上动刀,患者应该谨慎选择,但在医疗机构进行手术是安全的。在2004年12月,《眼科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屈光性角膜手术26743回顾》的论文,由李莹博士等撰写。论文系统回顾了1993年5月至2003年5月,在北京协和眼科接受准分子激光手术的患者26743例(44580眼)。通过严格随访和保留完整资料,他们应用数学模式建立数据库,进行了科学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98.7的患者获得了良好的视力矫正。
专家指出,世界上没有安全的手术。准分子激光手术从诞生至今已有10多年的历史,虽然这类手术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但仍然存在一定风险。更重要的是,由于该手术是在正常的角膜上动刀,是一种“锦上添花”的手术,医疗机构对各种近视眼手术都应辨证分析,审慎开展。患者在手术前,也应当对这类手术的风险有更为全面的了解,慎选医院,慎选医生,才有可能保障安全。
李莹教授等所做的“协和屈光手术长期临床效果分析”得出的核心结论是:不同的手术方法有其适应症范围,LASIK手术适用于绝大多数患者,低度近视可选择各种手术方式,角膜薄的患者可选择LASEK;完善的术前检查、熟练的手术技巧、严格无菌操作、合理的术后用药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市场巨大,全国有600台准分子激光治疗机在运行,卫生部已经发出1000多个“上岗证”。与此准分子激光手术同其他任何手术一样,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必须抬高准入门槛,规范手术操作,加强行政监管。
赵家良教授指出,近视眼是我国面临的一个很大的公共卫生问题。1998年在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安排下,他和同事到北京郊区对5~15岁的学龄期儿童进行了近视眼患病率调查,发现5岁时男孩女孩近视都极少,女孩8岁以后患病率走高,到15岁达到55,男孩则在10岁以后近视增多,15岁时达到37。另据广东省视光学会负责人介绍,该会近刚刚完成了历时8年的对广州296万名学生的视力调查,结果表明,广州市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的近视患病率分别为80、60和30。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幼儿园中,也有将近20的孩子存在视力不良现象。跟三五年前相比,学生的近视患病率增长速度超过了10……极其庞大的近视眼人群,由于就学、招工、招干、征兵以及像米莉一样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等因素,形成一个潜力巨大的近视眼矫治需求市场。
的统计表明,全国目前有多达600台准分子激光治疗机在运行。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医院,甚至县级医院。2004年接受手术的病人达50余万,已经超过了白内障手术的病人,由此造成的市场竞争便不可避免地“白热化”。一些技术实力薄弱、设备(有的甚至引进国外淘汰设备)、环境差强人意的小医院为了拉患者,竞相压价,有的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赔本赚吆喝”。伴随低价格而来的必然是低水准、低质量、医生“手潮”且不说操作流程也不规范……今年5月21~22日在京召开的“全国屈光手术高层研讨会”提供的信息也显示目前准分子激光手术出现的问题大多集中在中小型医院。
不少专家强调准分子激光手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仅依靠一位有经验的手术医生和一台先进的激光手术设备就能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因此必须抬高准入门槛规范手术操作加强行政监管。
李莹目前是中华眼科学会角膜学组准分子激光手术领域的负责人卫生部医学考试中心全国大型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上岗资格考试专家组成员。据她介绍为加强对包括准分子激光机在内的大型医疗设备准入和使用的监管卫生部早在1998年就委托中华医学会开始实施名为“大型医疗设备使用人员岗前培训”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训后经考试合格者才发给上岗资格证书迄今全国已经有1000多名有行医执照的眼科医生取得使用准分子激光机的资格。该培训每年举行一次由初的每次不足100人报名到去年一下子报了近600人。李莹说这一方面证实准分子激光手术的确“火了”另一方面也说明准分子激光手术的规范管理越来越引起重视。
准分子激光手术并非人人适用。对于特定情况的患者,如年龄在18岁以下少年儿童近视眼患者、近视度数不稳定者、眼部存在活动性病变者、角膜中央厚度过薄者以及其他严重眼病患者等,手术并非理想选择。对于近视度数过高,如超过1600度,准分子激光手术也并非方法。
关于视觉质量,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准分子激光中心的于志强博士提到,它是一个比单纯视力更高层次的概念。除了达到正常的屈光度数外,还要求视觉清晰、舒适、稳定。当前的准分子激光技术虽然能提高裸眼视力,但无法提升视觉质量。手术后可能出现视觉质量下降的情况,如夜间视力下降。部分300度以上的近视患者在手术后早期会抱怨晚上视力不如白天,或在阴雨天出现视力下降的现象。这是因为手术可能导致患者的视觉对比敏感度下降和像差增大。
了解以上情况后,人们就能更好地识别社会上一些夸大其词的广告。
目前,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为此,正在开展大规模研究,探索影响视觉质量的因素,并寻求在符合安全性、有效性、准确性、稳定性和小损害的原则下,达到视光学上的清晰、舒适和持久的要求。专家表示,加强行业指导是现阶段规范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关键。
全国准分子激光手术高层研讨会重点研究了“术前”问题,强调两个“严”字。一是严格筛选病人,排除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高眼压、青光眼、角膜炎症等疾病的患者;二是严格医生准入,即使通过卫生部培训并考试合格的医生,也不一定都能上手术台。会议还介绍了准分子激光手术的术前指导性意见或建议,并计划逐步对术中、术后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关于眼球突出和高度近视患者的治疗新进展:针对这一难题,研究开发的仪器提供了一个便利的解决方案,尤其对于那些接受手术出现问题的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一大福音。
对于近视手术中的欠矫问题,也就是手术对屈光度的改变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仍有部分近视度数残留的情况,使用这台仪器进行治疗将会产生双重效果:一是矫正近视,二是改善眼球突出并可能带来美容效果。虽然治疗轻度近视并不困难,但对于手术引起的散光等后遗症,非手术方法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英国暂停眼部激光手术的原因引人关注。据《中国中医药报》报道,由于对患者长期安全的担忧,英国医疗监督部门已阻止医疗服务系统进行眼部激光手术。
诊疗标准化研究所对眼部激光手术进行了一年的全面评估,得出的结论是:关于手术安全性的“现有证据”尚不足以在医疗服务系统中广泛推广。尽管如此,每年仍有至少10万英国人愿意花费2000至3000英镑进行眼部激光手术以矫正近视。一些公司为了推销手术,过度宣传其效果和安全性。
该研究所的报告显示,“对于手术的长期安全性存在疑虑”,并且“现有证据不足以支持在没有得到特别同意的情况下进行此类手术”。虽然轻度近视患者在接受激光手术后视力有所改善,但对于许多公司所声称的手术安全性,并没有确凿的证据。
由于戴眼镜是一种安全的近视矫正方法,因此其他治疗手段必须安全才能被接受。去年,《眼科学》杂志指出,这类眼部手术的失败率高达1/10,而非大多数广告所宣传的1/1000。这也验证了手术存在的风险和问题。由于存在长期安全性的疑虑以及对长期效果的未知,大规模的激光治疗近视眼手术在经过一定时间后才能彻底了解其真正效果和影响。已经接受手术的患者如同在参与一个长期实验。在考虑是否进行近视眼手术时,我们必须慎之又慎。对于那些过于乐观或过于简化的观点要保持警惕。一些患者在手术后出现了视疲劳或老视的问题,这可能与手术有关。《同仁在线》上有类似问题的患者占比似乎高达25。甚至那些术后数年才出现老视的情况也可能与手术有关。从这些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英国更注重科学和真理的追求,更注重人类的健康利益。至于在我国选择眼科医院进行治疗时,温州眼视光医院无疑是之一。许多高度近视的患者在那里接受了PRL晶体植入手术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你的朋友在那里接受的治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医院的朱双倩主任主刀完成的手术备受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