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晰视界眼科 > 科普知识 > 医院近视检测流程详解:从原理到操作实践指南

医院近视检测流程详解:从原理到操作实践指南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北墓南 上传提供

发布: 114 评论

测试视力的方法常用的有远视力检查法和近视力检查法。远视力检查法大多采用E字母视力表,具体方法为被检查者需要站在距离视力表5米远的距离,双眼的位置需要与视力表5.0那一行的视标相平行,检查视力时从视力表上面的视标往下检查,也可根据被检查者的情况从1.0的视标开始往上逐行检查。在检查视力时,被检查者读出每一个指标的时间,不能超过3秒钟,每一行视标一般不能认错两个,如果超过此标准视力检查即可停止,按照后的视标视力即为被检查者的视力。近视力检查方法使用专用的近视力表,也为E字母视力表,检查距离为距视力表30公分左右,从视标上面一行逐行向下检查,记录后的看清视标的视力,即为被检查者的近视力。

医院近视检测流程详解:从原理到操作实践指南

目前所用视力表主要检查的是中心视力,即检查视网膜黄斑区中心凹视敏度,从而可简单迅速地了解到视功能的初步情况,对眼病的临床诊断治疗都有重要的意义。

原理设计

视力表是根据视角的原理设计的。所谓视角就是由外界两点发出的光线,经眼内结点所形成的夹角。正常情况下,人眼能分辨出两点间的小距离所形成的视角为小视角,即一分视角。视力表就是以一分视角为单位进行设计的。

主要检查

所用视力表主要检查的是中心视力,即检查视网膜黄斑区中心凹视敏度,从而可简单迅速地了解到视功能的初步情况,对眼病的临床诊断治疗都有重要的意义。检查视力一般分为远视力和近视力两类,远视力多采用标准视力表,此表为12行大小不同开口方向各异的“E”字所组成;测量从0.1-1.5(或从4.0-5.2);每行有标号。

检测方法

被检者的视线要与1.0的一行平行,距离视力表5米,视力表与被检查者的距离必须正确固定,患者距表为5米。如室内距离不够5米长时,则应在2.5米处放置平面镜来反射视力表。进行检测先遮盖一眼,单眼自上而下辨认“E”字缺口方向,直到不能辨认为止,记录下来即可。正常视力应在1.0以上。若被测试者0.1也看不到时,要向前移动,直到能看到0.1为止,其视力则是“0.1×距离/5=视力”;若在半米内仍看不到0.1,可令被测试者辨认指数,测手动、光感等。按检查情况记录视力。近视力多用“J”近视力表,同样方法辨认“E”字缺口方向,直到不能辨认为止,近距离可自行调整,正常近视力在30厘米处看清1.0一行即可,近视力检查有助于屈光不正的诊断。

自己在家可以购买视力表来进行检测,常见的包括纸质的视力表,选择光线明亮的室内,根据视力表的情况,一般选择2.5米距离的视力表,站在2.5米的距离交替遮盖一只眼睛来观察2.5米处视力表的观察的函数来确定自己的视力。

视力是指视网膜分辨影像的能力。视力的好坏由视网膜分辨影像能力的大小来判定,然而当眼的屈光介质(如角膜、晶体、玻璃体等)变得混浊或存在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时,即使视网膜功能良好的眼视力仍会下降。

眼的屈光介质混浊,可以使用手术来治疗,而屈光不正则需要用透镜来加以矫正。

近视的形成原理主要与眼睛的屈光状态有关系,如果存在先天遗传因素或者后天不良的用眼习惯,比如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就会让眼睛的屈光状态发生改变,比如会出现晶状体的屈光力增高或者眼轴变长,就会逐步导致近视的出现,这就是近视形成的原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建议在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合理的用眼习惯,只有控制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增加户外时间,才是预防近视有效的方法。如果每天能够保证两个小时的户外时间,近视的发病率会大大降低。

这是需要专业的验光才能准确得出的。一般正规的眼科医院的验光流程是这样的:步问诊;主要了解近视的属性、用眼的实际情况以及以往病史等;第二步旧镜诊断;了解旧眼镜使用情况,以及问题在哪里;第三步电脑验光;电脑验光数据会偏高,只能作为参考数据呦(很多不专业的验光师到此就结束了);第四步插片验光;会戴一个试戴镜架,然后看E型表格;一定要耐心多试戴一会,切记一定走动看看远、近;第五步开具验光处方;一份完整的验光单包括:左右眼的近视/远视度数以及双眼瞳距;如果有散光,还要有散光度数及轴位;建议您还是要到专业的眼科医院去进行验光。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

医院预约

专属预约通道,数据实时更新

价格查询

免费在线价格查询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