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近视手术的原理是通过利用准分子激光,受电脑控制来修复眼球角膜组织的表面,让其变得更加平滑、规则,并且调整弯曲度以将光线聚焦于眼底黄斑上。如果修复不够平滑或规则,可能会出现散光现象;如果弯曲度调整不到位,则可能出现术后近视矫正不足或过度矫正的情况。手术效果受到以下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
1. 设备和工程师的调试质量。
2. 医师的技术水平。
3. 病人的配合和生物反应。
目前激光近视手术主要有两种形式: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和激光角膜层间镶嵌术(Lasik)。PRK只适合近视度数较低的患者,对于高度近视,采用Lasik手术更为常见。我的两个女儿都接受了激光近视手术,效果各异,一个非常满意,另一个则后悔不已,说明手术效果因人而异。
激光近视手术的优势在于:
1. 它是当前安全可靠的矫正近视眼的方法,对于6.00D或以下的近视患者,长期稳定的裸眼视力恢复效果良好。
2. 与国外先进的收费相比,国内的手术费用十分低廉。
3. 国内医师临床经验丰富,已吸引不少国外人士来华手术。
4. 手术过程快捷,激光照射只需几十秒钟,无需住院。
手术并非十全十美,存在的弊端包括:
1.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严重的甚至可能出现感染、眼球穿孔等并发症状,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2. 目前激光近视手术在我国开展得较为广泛,部分单位可能存在商业化操作、广告夸大、技术水平不足等问题,增加了并发症的可能性。
3. 准分子激光设备与技术仍在不断发展,部分单位难以跟上其发展步伐,导致患者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关于LASIK手术后是否会反弹的问题,专家指出,LAISK手术性地改变了角膜的曲率,手术不会反弹。但对于高度近视尤其是超高度近视的患者,术后可能会有一定的发展,这是近视的再发展而非反弹。术后的自我保健非常重要。
时下,能进行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的医院参差不齐,价格差异较大。这主要是由于各家医院的设备、医资力量、医院级别、地区卫生政策等因素造成的。市场竞争也导致了价格的波动。
作者近日深入了解所谓的“眼睛手术”,终于明白原来之前感觉恐怖的事情其实并非想象中那么复杂。随着近视手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出于各种需求走进医院寻求手术帮助。欣慰的是,这项技术的成熟度越来越高,作者真心希望所有受眼镜困扰的人们能够安全地摆脱眼镜,重获清晰的视界。
关于近视手术,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当前,我国近视眼发病率居高不下,尤其在中学生和大学生群体中,发病率更是惊人。针对这一问题,LASIK激光手术作为一种流行的近视治疗方法应运而生。自从1997年首例LASIK手术开展以来,已有数百万例患者接受了这项手术。这一手术是否完全安全无害呢?
作者的一位朋友曾在一家全国知名的三甲医院接受了LASIK手术。手术前,经过医院的所有检查,结果显示一切正常。仅仅一个月后,朋友的视力大幅回退,并出现大量不规则散光。终诊断为圆锥角膜,这是一种可能导致角膜移植的严重病症。由于角膜供体紧张,这位朋友目前面临着巨大的困境。更令人震惊的是,许多其他接受LASIK手术的患者也面临着类似的风险。
作为一名对眼科有所了解的医生,作者对于这一问题有着个人的看法。LASIK手术虽然在角膜上做一个微小的瓣来矫正近视,但手术过程中切削的角膜组织无法抵挡眼内压对于角膜的压力,可能导致圆锥角膜等严重后果。而一些医院为了谋取暴利,隐瞒了手术的风险,将患者置于危险的境地。
LASIK手术的致命缺点在于其可能对角膜造成的长期损害。正常的角膜能够承受眼内压对于角膜的压力,而LASIK手术切削的角膜组织却无法抵挡这种压力,导致角膜逐渐变形,终可能形成圆锥角膜,使视力丧失。一些医院在手术过程中为了获取更多利润,没有充分告知患者这一严重后果。医院所说的激光手术不会致盲的观点也存在误区,圆锥角膜就可以被认为是间接的致盲原因。
一项医学技术从发明到应用于临床需要长时间的观察期,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LASIK技术在中国实施的时间并不长,却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一些医生明知道手术的危险性,却为了利益而冒天下之大不韪,将患者的眼睛当作试验品。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医学,更是对患者的极大不负责任。
对于那些正在考虑接受近视手术的患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应该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后果。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将自己的眼睛置于危险之中。也应该加强对医院的监管,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患者在选择医院时应该多加了解,选择有资质、有经验的医院和医生进行手术。
作者呼吁所有有良知的人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事实的真相。也提醒广大患者尤其是青年朋友,在决定是否接受近视手术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后果。不要被不实的宣传和虚假的承诺所迷惑,保护好自己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