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温州人,我配眼镜都是在温州医学院眼视光中心完成的。我想告诉大家,那里的眼镜价格相对较高,是普通眼镜店的两倍。而且人流量较大,特别是在双休日和临近开学的时候。镜架价格昂贵,便宜的也要一百多,所以如果你已经拥有镜架,建议在那里不要购买新的。至于镜片,其价格与度数有关,度数越高,价格越贵。我个人两只600度近视加散光的镜片就要600块。我推荐大家可以去一些信誉良好、规模较大的眼镜店,价格相对较为合理且质量也有保障。许多朋友都在这些眼镜店配镜,包括一些经济条件更好的人。我之所以在眼视光配镜,是因为我觉得那里的专业度较高,而且我的近视和散光度数较高,需要定期去那里进行检查。
关于激光手术,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我并不推荐大家轻易尝试。我曾经在温州医学院上学,我的老师们都戴眼镜,包括那些眼科医生,如果他们真的觉得手术效果很好,为什么他们自己不进行手术呢?其实这种手术对眼睛是有损伤的。
关于视力矫正手术的费用,近期有一些优惠活动,可以为大家节省一部分费用。至于手术,对于符合手术条件的人(如年满18岁、度数稳定等)来说,可以说很高。但任何手术都不能保证100成功,就像隐形眼镜和框架眼镜也存在风险一样。美国《眼科学》杂志曾指出这类眼部手术的失败率是1/10,这也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讨论。关于手术的安全性,良好的设备、熟练的操作者和患者的配合都是基础。
准分子激光手术有多种方式,包括PRK、LASIK和LASEK等。每种手术方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对于角膜较薄的患者,LASEK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不久前希腊医师提出的Epi-LASIK术式也能综合LASEK和LASIK的优点,避免两者的不足。但并非所有近视眼患者都适合进行此类手术,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安全性是公众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尽管手术安全性较高,但仍需谨慎选择手术方式和注意术后护理。总体来说矫正近视的方法主要有镜片矫正、角膜屈光性手术和眼内屈光手术等三类目前对于多数人来说配戴框架眼镜仍然是矫正近视的方法。希望以上内容能引起大家对视力健康的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保护和维护。任何手术都有风险,近视眼激光手术也不能完全避免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过度矫正或矫正不足,这些要经过一定时间观察,酌情二次手术;部分人可出现眩光,即夜间将一个光点看成光团、光晕,这可因术后角膜组织间轻微水肿反应或夜间瞳孔较大、其边缘与手术缘靠近有关,随手术后时间推移而逐渐减轻;圆锥角膜在有这种潜质或者手术后角膜过薄的人身上出现;因为注视目标不良,可能出现偏心切削,或因角膜表面水气漩的作用出现中心岛;PRK和LASEK手术后可能有角膜的混浊(Haze)以及长期点用对抗Haze的药物带来的性高眼压。LASIK则有与角膜瓣相关的并发症,如瓣下异物、角膜瓣移位、溶解,散光有所增加,自觉眼睛干燥等。严重的是手术伤口的感染,虽然极少发生,却是可以致盲的直接原因,所以严格的手术消毒制度和患者良好的卫生习惯至关重要。手术后也应定期检查眼睛,特别注意眼底黄斑区和周边视网膜的变化,做到未雨绸缪。
术后严格用药和复查是重要环节
部分患者手术后效果不理想或出现并发症,是因为没有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和复查所致。所以这里特别要请医生注意,提醒病人注意术后事项。LASIK手术后1~2小时后一般眼睛会有酸涩流泪和异物感,两三小时后症状基本消失,倘若眼痛症状很明显,须注意区分是眼部皮肤痛还是眼球痛,如属于后者,应马上找眼科大夫处置,排除感染和角膜瓣移位的可能。手术当日有眼部症状时可闭目休息,不要随意摘掉透明眼罩,切忌用力挤眼,揉眼。次日到医院由医生摘掉透明眼罩并检查视力、角膜、屈光状态,然后在手术后3天、7天、1月、3月、半年、1年分别前去复查。尤其在术后早期,医生可根据复查结果及时调整用药,这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一环。还要嘱咐患者,手术后一周内避免到烟尘较大场所,少吃辛辣刺激食品,眼部不要化妆,避免有水和细小颗粒入眼。不少人手术后第二天就恢复了正常视力,但后来数天却视力有所波动,有的人视力则是逐渐恢复正常,大都两周较为稳定,终恢复期3~6月。LASIK手术后,可以口服三天防止感染;还要点用眼液、眼液及促进角膜上皮生长、润滑和防干燥的眼液,一般不超过一个月。在一个月内应少用近距离的精细目力(包括看电脑、电视)。手术后因屈光状态的改变,有人早期会感到视近困难,易疲劳,如果工作学习不能避免,则应多间隔、多眨眼、多休息,一般随时间推移症状逐渐消失。再者要注意一个月内不要游泳,切忌跳水和激烈对抗性运动,以免撞击眼部,造成眼外伤,角膜瓣移位甚至丢失。有眩光症状时,应等症状消失后再夜间驾车。
眼激光手术的卫生经济学
准分子激光手术的不同术式\不同医院,价格不一样。比如LAISK手术,多数医院价格是6000~8000元,但有的只需要2000元,有的甚至只需要800元。需要警惕的是,降低成本是有限的,有的医院之所以非常便宜,是因其使用的是国外早已被淘汰的设备和材料,肯定是技术过时或者有质量问题,手术效果是不可能一样的,所以一定要选择信誉、技术有保证的大医院。
走出误区理性评价
近年来,我国在激光治疗近视眼领域发展之迅猛是前所未有的。但目前国内大众心理表现为两个极端:
种是神化手术效果。当前的激光手术尚未到尽善尽美的地步,特别是高度数比如1200度以上的矫正,其性、安全性和术后稳定性明显不足。而且对于病理性近视眼,手术要求仅仅是为了看视力表的远视力得到提高,却漠视了这样一个事实:激光仅仅是光学矫正,并不能对眼底的既有病变带来帮助。
另一对立的观念是,完全否定近视激光手术,即所谓“治标不治本”,却无视另一事实:对于低中度近视而言,十多年实践已证明激光手术效果确实、稳定而且可靠。
一部分15年前做过手术的患者如今确实需要“返工”,但不是所有做过手术的患者都需要。“返工”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因为过去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与PRK、LASIK等相比,其安全性较差。二是现已知并不是所有的近视眼患者都可以使用RK手术。近视眼病理各不相同,特别是高度近视(600度以上),分为单纯性和病理性两种。单纯性高度近视可以采用手术治疗,而病理性高度近视要先加固巩膜再进行手术。超过1500度的近视就应该采用人工晶体植入术。而以前所有近视眼都采用同一种手术方式,是不合适的。近年近视眼激光手术的方式和设备都有了很大改进,特别是角膜波面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个性化切削术(ORK)的出现,使激光切削形状更符合光学特征,效果更好,并发症更少。还有,眼科医生的处理能力已明显提高,所以近几年开展的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