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总医院眼科陶海钟白丽何昭燕
全球近视眼患者数量庞大,关于近视眼的治疗,尤其是角膜激光手术,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关于眼部激光手术的安全性,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一些做过激光手术的患者出现并发症,引发公众关注。一些医疗工作者也在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安全性。那么,近视眼激光手术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和安全性如何?远期效果怎样?是否应该选择这种手术?下面我们将探讨这些问题。
准分子激光手术的方式
人们常说的“准分子激光手术”,全称为“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主要包括三种术式:
1.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PRK),这是早用于临床的方法。它安全有效地治疗中低度近视、远视及散光,但因其术后疼痛和屈光回退等并发症,现在较少使用。
2.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这是目前主流的手术方式。它在角膜瓣下的基质层切削,避免了PRK的大多数并发症。此手术方式拓宽了近视度数的矫治范围,术中术后无疼痛,视力恢复快,角膜不遗留斑翳。但对于角膜相对近视度数高而比较薄的患者,使用LASIK也受到限制。
3.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K),是PRK手术的改良术式。它主要适用于角膜较薄、职业特点容易发生眼外伤导致角膜瓣移位或其他不宜进行LASIK的患者。
并非所有近视眼患者都适合做
只有符合以下条件才可以考虑做眼准分子激光手术:年满18岁以上,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有摘掉眼镜的愿望;眼部没有活动性眼病;近两年近视度数稳定;如果配戴隐形眼镜,需要摘去一段时间;经过医生检查,眼部各项指标符合手术要求。
而有下列情况的人不适宜做准分子激光手术:患有眼的急性、活动性炎症、干眼症、青光眼、白内障等疾病;全身有手术限制的疾病等。
手术安全性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矫正近视的方法有多种,包括镜片矫正、角膜屈光性手术和眼内屈光手术等。从安全、简便、经济、实用等因素考虑,眼科学界认为对于多数人来说,目前矫正近视的方法仍然是配戴框架眼镜。
关于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安全性,客观地说,多年的临床实践已经证明了其安全性。但任何手术的都不可能是100,激光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过度矫正或矫正不足、眩光、圆锥角膜等。良好的手术设备、手术者的技能和经验以及患者的配合是确保手术安全的基础。
术后严格用药和复查是关键
手术后,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并定期进行复查。特别注意眼底黄斑区和周边视网膜的变化。严格的手术消毒制度和患者良好的卫生习惯也至关重要,以避免手术后伤口的感染。
部分患者在手术后效果不理想或出现并发症,这往往与未能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和复查有关。医生特别需要强调术后注意事项。在LASIK手术后的1~2小时内,眼睛可能会出现酸涩、流泪和异物感,但两三小时后这些症状通常会基本消失。如果眼痛症状明显,应区分是眼部皮肤痛还是眼球痛,后者应立即找眼科医生处理,以排除感染和角膜瓣移位的可能性。手术当日,如有眼部症状,患者应该闭目休息,避免随意摘除透明的眼罩,并避免用力挤眼和揉眼。
术后复查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一环。在手术后3天、7天、1月、3月、半年、1年等时间点,患者需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医生可以根据复查结果及时调整用药。手术后一周内,患者应避免到烟尘较大的场所,少吃辛辣刺激食品,并避免眼部化妆、水和细小颗粒进入眼睛。
关于眼激光手术的卫生经济学,不同医院和不同的准分子激光手术术式,价格会有所差异。例如,LAISK手术的价格在不同医院可能从6000~8000元不等,但也有仅需2000元或800元的。但要注意的是,降低成本是有限的。价格过低的医院可能会使用国外已淘汰的设备材料,技术可能过时或存在质量问题,手术效果自然无法保障。患者必须选择信誉和技术有保障的大医院。
近年来,我国激光治疗近视眼的领域发展迅猛,但公众心理表现为两个极端。一方面,有人神化手术效果,认为所有高度数近视都能通过手术完全矫正,但实际情况是,特别是高度数如1200度以上,手术的性、安全性和术后稳定性都有明显不足。对于病理性近视眼,手术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远视力,并不能改变眼底的既有病变。
也存在完全否定近视激光手术的观点,即所谓“治标不治本”。对于低中度近视而言,十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激光手术效果确实、稳定且可靠。一部分15年前接受过手术的患者现在确实需要“返工”,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手术都需要重新进行。这主要是因为过去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与现在的PRK、LASIK等相比,其安全性较差。而且,并非所有近视眼患者都适合使用RK手术。特别是高度近视(600度以上),分为单纯性和病理性两种,只有单纯性高度近视才适合手术治疗。
这些年的实践表明,目前近视眼激光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大大提高。但患者在选择手术之前,必须了解手术的利弊并权衡风险。国内一些地方存在滥用该技术的情况,因此患者在选择手术前应慎重考虑,并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经验的医生。
关于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简要介绍:自1983年Stephen医师将准分子激光试用于屈光手术以来,该技术在动物角膜上进行了初步试验。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FDA开始了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简称PRK)的临床试验。我国于1992年引进准分子激光开展PRK,随后开展了LASIK手术。
与早期的钻石刀角膜切开手术相比,准分子激光手术具有损伤小、度高、可性强、并发症少、适应症广等优点。它通过切削中央区角膜组织使之变平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准分子激光手术只是一种矫正方式,并不能改变近视的病理过程。
激光近视手术的原理是利用准分子激光在电脑控制下修理角膜组织。手术疗效是否满意受到设备、工程师调试、医师技术以及病人配合等多个因素的影响。目前激光近视手术主要有PRK和Lasik两种。但不论哪种方式,都必须注意手术的利弊并做出明智的选择。
关于手术的利弊:激光近视手术的优势在于它是当前安全可靠的矫治近视眼的方法之一。对于6.00D或以下的近视患者来说,术后长期稳定的裸眼视力有很高的保障。与先进相比,国内的手术收费标准十分低廉。但由于任何手术都存在风险,激光近视手术也并非十全十美。总有少数患者会出现并发症,甚至造成视力下降等严重后果。患者在决定手术时必须三思而行。目前激光近视手术在我国开展较为广泛,但少数单位存在商业化操作、广告夸大等问题,增加了并发症的可能性。患者必须选择有经验的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手术。
对于患者提出的LASIK手术后是否会反弹的问题,答案并非。如同任何医疗操作都存在风险一样,LASIK手术后也可能出现视力回退等情形。但大多数患者在遵循医嘱的前提下,可以保持良好的视力状态。关键在于术后的恢复和保养同样重要。杜之渝表示,LAISK手术能够性地改变角膜曲率,对于600度以下的中、低度近视眼,效果更加可靠。对于年龄偏小、眼球发育尚不稳定的高度近视,尤其是超高度近视,术后可能会有所发展,但这并不属于反弹。他强调,术后的自我用眼保健非常重要,如果术后不正确用眼,眼睛同样会出现问题。
谈及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的价格差异,杜之渝解释,由于各家医院的设备、医资力量、医院级别以及地区卫生政策的限制等原因,造成了该项手术价格的较大悬殊。各家医院的竞争也导致价格波动较大。
近视网作为全国400家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医院的联盟,在患者和医院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为近视患者提供了详细的医院咨讯和手术预约服务。杜之渝表示,希望近视网能够正确引导全国的近视患者,为他们的光明康复做出贡献。也希望该网站成为医生的朋友,在学术交流方面提供一个自由和集中的平台。
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源于1983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师将准分子激光用于近视手术。此后,该手术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得到了快速发展。如今,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手术已经开展15年,中国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手术与国外基本同时起步。
在了解准分子手术前,我们需要先了解近视的原理。近视即光线经过角膜的作用,成象点落到了视网膜之前,从而形成了歪曲和模糊的影像。准分子激光手术则是从内部着手,利用一种波长为193纳米(nm)的激光,将角膜的基质部分进行安全切削,从而根治近视。
笔者现场观摩了一次准分子激光手术,其中包括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磨镶术(LASEK)。其中,LASIK手术为普遍,也是目前中国市场的主流手术。
LASIK手术注重手术检查,只要检查通过,手术一般没有问题。该项手术有着其适应的人群范围,包括一般年龄在18-50周岁、近视度数稳定以及100度—3000度之间的患者。大多数患者做完LASIK手术后24小时内就可以视物,2-3天内就可以开车。
随着近视手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各种不同的需求走进医院。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该项技术也日趋成熟。真心希望天下所有被眼镜所累的人能安全摘掉眼镜,脱离模糊世界,还自己明眸清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