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与高空蹦极这项极限运动之前,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需要了解清楚。这不仅关乎个人安全,还涉及参与者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此项运动。
一、身体条件限制
在填写蹦极游客登记表时,有几种身体状况是不适宜参与这项运动的:
1. 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患者、脑血管病患者、神经错乱者、哮喘患者等严禁参与。
2. 眼睛疾病患者,特别是近视800度以上和深度近视者需特别谨慎。孕妇和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也不建议参与。
对于近视者,尤其是高度近视,参与蹦极时更需注意。因为蹦极过程中人体经历自由落体,有可能导致脑部充血,对视网膜造成威胁。虽然并非所有高度近视者在蹦极时都会出现问题,但安全起见,需格外小心。
二、蹦极装备与方式选择
在蹦极时,正确的装备和方式选择也非常关键:
1. 绑腰弹跳:对于深度近视者或担心眼部不适的参与者,可以选择绑腰弹跳方式。这种方式在跳离跳台后,人不会长时间倒立,能有效减少眼部压力。
2. 弹跳绳与装备:确保使用的弹跳绳及扣环等装备都是专业且经过安全认证的。新式弹跳绳采用“双保险”设计,安全系数较高。
三、视力保护与营养补充
除了蹦极时的注意事项,日常的视力保护和营养补充也非常重要:
1. 营养素补充:如花青素、前花青素、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等,这些物质对于改善视力、保护视网膜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近视者,补充这些营养素可以帮助稳定或改善视力。
2. 饮食习惯:多食用含硒、维生素A、维生素B1等的食物,这些都对眼睛健康有益。如动物肝脏、牛羊奶、蛋黄、胡萝卜、南瓜等。
四、蹦极的起源与装备
蹦极,也称为机索跳,起源于新西兰的毛利族人成人仪式,现已成为广受年轻人喜爱的极限运动。蹦极装备包括弹跳绳、扣环、绑腰装备和绑脚装备等,都需要是专业且经过安全检测的。
关于蹦极运动的详细解析
5. 绑腰装备
绑腰装备是进行蹦极运动时的重要工具,尤其在往前跳及花式跳法中起到保护背部和平衡身体的作用。
6. 抱枕
抱枕是蹦极时抱在怀中的物品,它可以平衡身体,同时也可以帮助消除紧张感。
蹦极的跳法分类
1. 绑腰后跃式
这是初学者基本动作之一,通过绑腰站立于跳台上,采用后跃的方式跳下。
2. 绑腰前扑式
这是初学者的另一种尝试跳法,与绑腰后跃式类似,但弹跳者面朝下跃下,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
3. 绑脚高空跳水式
这是一种非常酷的跳法,将装备绑于脚踝上,弹跳者面朝下像跳水选手一样跳下,极具视觉冲击力。
4. 绑脚后空翻式
这是蹦极跳法中难度高的一种,弹跳者站在跳台上背朝后,完成空翻动作。
5. 绑背弹跳
绑背弹跳被喻为接近死亡的感受,弹跳者将装备绑在背上,向下悬空一踩。
6. 双人跳
双人跳是两人在空中反弹时,通过弹跳绳紧紧扣在一起的一种蹦极形式,需要其中一方具有弹跳经验。
蹦极的地点分类
1. 桥梁蹦极
在桥梁上或悬崖绝壁上设置跳台进行蹦极。
2. 塔式蹦极
在广场上建造斜塔,然后在塔上设置跳台进行蹦极。
3. 火箭蹦极
将人像火箭一样向上弹起,然后上下弹跃进行蹦极。
蹦极的绑法分类及注意事项
1. 绑腰:是踏出弹跳的步,需注意正确使用。
2. 绑背:尝试电梯断线后的坠落感,需谨慎选择。
3. 绑脚:体验奥运跳水选手俯冲的感觉,需确保装备正确绑定。
玩蹦极需要注意什么?
1. 身体素质:蹦极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有心、脑病史的人不能参加,深度近视者要慎重。跳下前应充分活动身体各部位,以防扭伤或拉伤。
2. 着装要求:着装要简练、合身,不要穿易飞散或兜风的衣物。跳出后要注意控制身体,防止被弹索卷到。
3. 天气状况:应选择天气晴朗的时候进行蹦极,避免风力过大或下雨导致的不安全因素。
4. 饮酒问题:饮酒后不要蹦极,因为酒精会影响判断力,增加冒险行为并可能忽视安全事项。
5. 高度近视与蹦极:一般超过600度的高度近视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为视网膜比较脆弱,可能存在脱落的危险。参加蹦极前应咨询医生意见。
关于近视与蹦极的问题解答:
近视达到多少度就不能玩蹦极?一般的超过600度存在一定危险性。但具体是否可以参加需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在国色天香的蹦极项目中,只要身体健康、体重在35kg以上、近视不超过800度的人可以参加高空弹跳。在进行高空蹦极前应了解相关规定和要求,确保自身安全。对于有心脏病、高血压、残疾人及其他疾病的人来说,蹦极是不适宜的。在参与蹦极活动时,务必注意安全事项并遵循相关规定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