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否可以佩戴角膜塑形镜,对于八岁以下的儿童,是不建议佩戴角膜塑形镜的,因为这类孩子卫生意识不是特别强,他们的卫生习惯通常没有很好的养成,一般建议八岁以上的儿童佩戴角膜塑形镜,因为此时他的自立意识和卫生意识通常要强一些,而且他可以遵从医生和家长的嘱托。
角膜塑形镜是有效控制近视发展的手段方式,能有效减缓近视视力的下降速度,提供清晰的裸眼视力,白天可不戴框架眼镜,是可逆的操作。角膜塑形镜配戴后引起角膜形态改变,造成视力提高,停戴后视力还会逐渐下降。虽然角膜塑形镜有优点,但是也有缺点,比如价格昂贵、护理操作和复查频次多,卫生条件要求高,相对框架眼镜更麻烦。选用角膜塑形镜,一定要采用个体化验配方式,有些患者不适合配戴角膜塑形镜,比如干眼症、角膜薄、角膜溃疡、角膜炎的患者都不适合配戴角膜塑形镜。如果选用角膜塑形镜,一定要遵照医生的复查、检查和合理的护理来进行。角膜塑形镜要求比较高,对于卫生条件相对好的,一定要进行无菌操作,达到合理有效的控制近视发展的应用方式,而不是自我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配戴有一定的时限性,产品大约一年到一年半要进行更换。提醒角膜塑形镜患者,定期到医院检查复查,避免角膜塑形镜造成不良的损害。
角膜塑形镜是否需要经常更换,这一问题涉及多个因素的综合考量,包括镜片的使用情况、患者的眼部健康状况以及医生的建议等。角膜塑形镜的耐用性取决于其材质和设计。优质的角膜塑形镜材料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抗变形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使用寿命。设计合理的角膜塑形镜能够更好地贴合角膜,提高矫正效果,减少镜片更换的频率。即使是优质的角膜塑形镜,也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因为在使用过程中,镜片可能会受到磨损、污染或变形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矫正效果下降或对患者眼部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患者的眼部健康状况也是决定是否更换镜片的重要因素。如果患者的近视度数发生变化,或者出现其他眼部问题,可能需要及时更换角膜塑形镜以适应新的矫正需求。在决定是否更换角膜塑形镜时,患者应遵循专业眼科医生的建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镜片的磨损程度、矫正效果以及眼部健康状况等因素,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更换计划。爱尔眼科医院集团作为全球的眼科医疗集团,具有广泛的医院网络和专业的医疗团队。其专业的眼科医生能够为患者提供精准的验配服务和个性化的更换建议,确保患者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角膜塑形镜。角膜塑形镜是否需要经常更换,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在爱尔眼科的专业指导下,患者可以确保镜片的使用效果,保护眼部健康。
九岁男孩,学习管乐,二年级开始近视,当时就200多度,家长没重视,3年级暑假期间重视了,同仁医院检查475度了,哎…当时配的交“新乐学”进口离焦镜,佩戴了一段时间,去年2020年期间5月份去人民医院眼科看的,基本没涨度数,让带OK镜。外加每天点阿托品,有效控制近视眼,就是控制眼轴不涨哈,到现在1年半以上(2021年12月),一只眼控制没涨,一只眼涨幅25度,数据来自眼轴检查,希望对你有帮助哈。
我家孩子也是近视,本来想戴角膜塑形镜的,咨询了几个医生朋友,也咨询了有日本的,美国的朋友,权衡之下,放弃了。角膜镜本来就是新生物,他的有效性和对眼底的伤害性都没有历史数据可以依照。现在戴眼镜就带吧,至少不会对眼底造成伤害,等18岁了做近视眼手术。
我家孩子在小学四年级发现的近视,当时一只眼睛75度一只125度,并且还有一点散光,在佩戴角膜镜和框架的眼睛选择果断选择了角膜镜,现在已佩戴第四幅了。当时考虑的是,如果不佩戴角膜镜那么眼睛的近视度数会以每年100多度的速度增加,等把高中读完那还了得。第二,我家的是妹妹这个面部的形象还是要考虑的,长期戴眼镜,眼睛会随着读数的加深慢慢的凸出来长大了不好看。第三方面是因为孩子们现在的体育课都必须上体育课的时候带有框眼镜会不方便。还有只要到正规的公立医院检查、配镜,遵照医生的指导就没有问题!技术在更新,相信科学。
经过一番挣扎,终选择了给孩子佩戴角膜塑形镜!孩子11岁,双眼近视370度,每年增长100度左右。为了控制近视增长速度,选择了角膜塑形镜。镜片8800元,护理液等每月费用需500元左右,目前看效果不错,至于是否有副作用还有待观察。孩子戴角膜塑形镜8天了今天复查左眼1.0右眼1.2孩子很开心白天不用想着戴框架眼镜了玩耍运动起来很方便!
我患有300度的近视,没有散光症状。回想起小时候,我的视力状况非常好,能够达到2.0的标准。高中时期住校,在昏暗的宿舍灯光下阅读小说,加上学业压力繁重,导致了我的近视问题。
对于我儿子,我们小时候并未注意到他的视力问题。他常常能发现我们看不到的东西,比如地上的汽车图案、奥特曼等。我们以为他的观察力出众,而非视力好。
大约在他三周岁时,社区进行了体检,医生告诉我们孩子眼睛有散光。当时我们并不了解这个情况,以为只是暂时的,长大就会好。上幼儿园后,医生的建议让我们去医院做了进一步检查。
去了眼科医院后,我们感到心情沉重。以前以为各种眼科治疗都能有效,但医院告诉我们,目前全球范围内都没有治疗散光的有效方法,只能配镜矫正。医生为他配了眼镜,并建议定期复查。
当时他五岁,一只眼睛有50度远视,另一只眼睛则没有。我们曾误以为远视是有问题的,但医生解释说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长大后会自然好转。后来我们了解到,小孩子应该有一定的远视储备,那时的远视储备应该在200度左右才是合理的。
在幼儿园时期,他每天户外玩耍,运动较多,这可能使他的眼睛保持相对稳定,散光没有进一步恶化,近视也没有出现。
到了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开始注意到他的近视问题。起初只有50度、75度,医生只是建议增加眼镜度数。一学期后,度数迅速增加到175度和200度。医生警告我们,他的眼轴已经增长到25.3mm,建议佩戴角膜塑形镜。我们开始深入学习眼科知识,了解到眼轴是判断近视风险的重要指标,眼轴超过26.5mm则可能有高度近视的风险。
我们意识到远视储备的重要性,缺乏远视储备会增加近视的风险。我们鼓励他每天进行两小时的户外运动,以调节眼睛,防止眼轴过快增长。
佩戴角膜塑形镜的初期,我们有些担心。我们看到有的孩子戴上后不肯佩戴,这确实是个问题。幸运的是,我儿子很配合,所以我们决定给他佩戴。
刚开始时,我们对如何护理角膜塑形镜感到紧张。小心翼翼地保护它,生怕出什么问题。我们还曾误以为戴上后不能移动,导致有时戴偏了,心理压力很大。后来医生教孩子如何调整位置,我们才逐渐适应。
他戴上角膜塑形镜后非常开心,终于不用戴框架眼镜了。次不戴框架去见好朋友时,他十分激动。佩戴效果还不错,眼轴控制得挺好。我们现在鼓励他多进行户外运动,同时继续佩戴角膜塑形镜,希望能更好地控制近视的发展。他还是喜欢使用电子产品,加上期间线上上课的影响,我们有些担心他的视力问题。但我们相信角膜塑形镜的效果,对它有信心。
后要提醒的是,虽然角膜塑形镜对控制近视有一定效果,但使用时仍需谨慎。毕竟它会对角膜产生压力,有可能出现穿孔等风险。我们近也考虑了新乐学等其他方法,听说效果也不错,使用起来相对简单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