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年底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了一篇关于眼科手术对国民医疗服务系统可能造成危险的报道后,国内媒体对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近视的关注度骤增。该报道指出,一些患者经过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后出现视力下降、角膜强度减弱、感染、视网膜脱离等问题,引发人们对该手术安全性的担忧。英国医疗监管部门因此阻止在医疗服务系统进行准分子激光手术。
各国眼科医生和医疗机构对此反应不一,多数人认为该报道存在偏见和资料陈旧的问题,夸大了LASIK手术的风险。尽管如此,该报道仍然让我国数百万已经接受准分子激光近视眼治疗的人感到不安。
其实,各国专家认为仅一家公司的问题不能代表全球准分子激光手术的真实水平。美国屈光手术质量保证委员会的执行董事表示,如果LASIK失败率真的那么高,他们会首先指出。据统计,美国约120万人接受了LASIK手术,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自1990年起,英国医疗服务系统就开始为视力不理想的患者提供LASIK手术,但由于免费医疗的缘故,它对LASIK手术持谨慎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准分子激光手术在英国被禁止,因此国内一些媒体关于“英国叫停准分子激光手术”的说法并不准确。
在我国,准分子激光手术矫正近视的总已达到95%以上。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等医疗机构积累了几万例手术经验。世界上没有安全的手术,准分子激光手术也不例外。专家指出,随着手术设备及检查仪器的更新,手术方法与技巧的不断改进,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安全性已大大提高。
目前,一种以“个体化切削”为号召的新手术开始出现,即“波前像差引导下的LASIK手术”。这种手术可以全面矫正人眼像差,使术后裸眼视力接近或达到极限视力。但更重要的是,由于该手术是在正常角膜上进行,是一种“锦上添花”的手术,因此医疗机构和患者在手术前应对手术风险进行全面了解和评估。
市场上有大量准分子激光治疗机在运行,卫生部已经发出上千个相关上岗证。庞大的近视人群由于就学、招工等因素形成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但人们也应意识到市场巨大背后隐藏的风险和挑战。对于近视患者来说,选择接受手术时应慎重考虑自身条件和风险承受能力。同时呼吁医疗机构在推广此类手术时应当进行辩证分析审慎开展。的研究报告显示,全国已有大量准分子激光治疗机在运行,广泛应用于各大中小城市医院乃至县级医院。自2004年以来,接受手术的病人数量已超过白内障手术病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部分技术力量薄弱、设备条件差的小医院为吸引患者,竞相压低价格,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服务,这导致手术质量与水准的下降,如手术器械重复使用、消毒不严格等问题。
全国屈光手术高层研讨会的召开,揭示了当前准分子激光手术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主要集中在中小型医院。专家强调,准分子激光手术并非简单的手术过程,而是涉及术前检查、手术设计、操作、患者配合及术后用药与护理等多个环节的复杂系统工程。必须提升准入门槛,规范手术操作,并加强行政监管。
李莹博士作为准分子激光手术领域的负责人表示,为加强对包括准分子激光机在内的大型医疗设备的监管,卫生部已实施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该项目要求人员经过岗前培训和考试合格后才能获得上岗资格证书。这表明了准分子激光手术的规范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于准分子激光手术的治疗效果,专家明确指出:该手术不能“根治”近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进行该手术,例如未成年的少年儿童、高度近视患者、有特定眼部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等;即使术后裸眼视力得到改善,也需明确这只是对视力的矫正而非改变近视眼的本质。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准分子激光中心的专家也提醒公众注意,准分子激光技术目前只能提高裸眼视力,但并不能保证提高视觉质量。目前准分子激光手术还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这也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多个大型医院和专家正积极参与相关研究,旨在探索如何在保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达到视光学上的清晰、舒适和持久的要求。
专家们还强调了加强广告监管的重要性。由于社会上存在夸大其词的广告宣传,消费者往往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判断。需要加强对医疗广告的监管力度,提高公众的“免疫力”。
准分子激光手术虽然为许多患者提供了改善视力的机会,但同时也需要高度关注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和问题。加强行业指导、规范手术操作、提高公众认识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未来还将有更多研究和措施出台以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于不同类型的近视眼患者和不同的手术情况,应进行适应性的考察和术后防治。如眼突或眼萎缩患者、手术后重患近视者等特殊情况,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和措施。对于手术后服务的几种情况也需进行详细了解和掌握,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信息可咨询眼科专家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近视发展与防治
近视是视力的一个渐进变化过程,通常在人体生长发育期间持续影响人的屈光度。随着个体的不同,其视力稳定性的变化会有所差异。一部分人因生活习惯、工作性质等差异,其近视程度会逐渐加深。尤其是对那些频繁使用近眼设备的人来说,近视的预防与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为何在二十岁之后人的视力大多趋于稳定?在二十岁之前,尤其是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群体,他们的视力状况易于调查与测试,同时学业压力较大,导致近视发展较快。但进入二十岁后,大多数学生毕业离校,人群分散,无法得到的统计数据。人体在二十岁后的发育逐渐减缓,身高趋于成人水平,学业压力减小,使近用眼习惯可以调整为更远的距离,进而减缓近视的发展速度。
但是并非所有人在二十岁后视力都维持稳定。虽然环境的变化使大多数人的视力情况得以稳定,但仍有一部分人因工作、生活习惯等原因持续使用近眼设备,导致近视或近视加重。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眼睛适应能力和可塑性降低,因此视力也相对稳定。
对于手术后的效果,即便手术效果非常理想,也并不意味着一切问题都已解决。手术只是对现有问题进行纠正,但日常的用眼习惯、生活环境等因素仍会影响视力的稳定。除了手术外,还需要保持稳定的用眼情况、合理调节生活节奏和关注眼睛健康。
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应采取何种应对措施呢?非手术方式是解决近视问题的。尽管治疗周期可能较长,但考虑到治疗的长期效果和患者的配合与耐心,这仍然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方法。对于眼球突出和重度近视的患者,新的治疗仪器提供了更便捷的治疗方式。
英国近期叫停眼部激光手术的消息提醒我们,任何手术都有其风险。对于激光治疗近视眼手术来说,其短期效果可以评估,但长期效果尚未得到充分证实。在选择手术时必须谨慎对待,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我们还有许多其他治疗方法可以选择。比如PRL晶体植入术等高度近视矫正手术已经在正规医院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可以考虑前往知名的眼科医院进行咨询与治疗。
浙江省眼科医院之江院区是经过患者推荐的一个良好选择。院内的陈鼎医生经验丰富、擅长高度近视矫正术。无论是准备采取手术治疗还是进行非手术治疗的患者都可以参考这个医院的治疗方案和经验。
无论是通过手术还是非手术治疗方式来处理近视问题,都需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决定。选择正规的眼科医院和专业的医生是关键。对待视力问题应该以科学、健康的态度去对待它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近视的治疗方法并不而是一人一症的方法和适合的方式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切勿轻信广告盲目选择治疗方法。在面对各种治疗方法时需要保持理性思考和审慎态度做出明智的选择以保护自己的视力健康。